在自贡地区首次观测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的新几内亚扁虫(Platydemus manokwari),这一发现不仅标志着自贡地区首次记录到这种生物,也可能成为四川省的首例记录,这一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新几内亚扁虫作为一种极具破坏力的外来入侵物种,对当地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发现过程
今年8月的一个雨夜,亦趣自然保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一处城市公园进行夜间观测时,意外发现了这种扁虫,当时正值夏夜雨后,蜗牛、蛞蝓等陆生贝类活动频繁,而以它们为食的捕食性扁形动物也随之出没,工作人员注意到一只头部尖尖、在潮湿苔藓上爬行的扁虫,凭借多年的生物多样性调查研究经验,担任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多个物种专家组成员的理事长李一凡迅速识别出这是新几内亚扁虫。
李一凡表示,当时他们拍摄了一些照片和视频作为佐证,并在随后的几天内,在同一位置再次观察到了新几内亚扁虫的活动,这一发现引起了保育中心的高度重视,他们开始进一步搜集相关证据,并计划向相关部门报备。
新几内亚扁虫的背景
新几内亚扁虫原产于新几内亚岛,是一种捕食蜗牛、蛞蝓等陆生贝类的扁形动物,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这种扁虫已经入侵了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太平洋的多个岛屿上,新几内亚扁虫几乎“团灭”了当地的原生蜗牛种群,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新几内亚扁虫之所以被列为“世界100种恶性外来入侵物种”,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它们能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并通过捕食当地的陆生贝类来迅速扩大种群数量,一旦它们的种群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新几内亚扁虫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捕食原生蜗牛和蛞蝓:新几内亚扁虫以蜗牛、蛞蝓等陆生贝类为食,这些贝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是食腐动物,还是大自然的分解者和清洁工,如果蜗牛和蛞蝓的数量大幅下降甚至灭绝,将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产生严重影响。
2、连锁效应:蜗牛和蛞蝓的减少或灭绝将引发一系列连锁效应,它们所依赖的植物可能会因为缺乏分解者而积累大量的枯枝落叶,导致植物的生长受到限制,蜗牛和蛞蝓还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它们的减少将直接影响到这些动物的生存。
3、生态入侵:新几内亚扁虫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其强大的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使得它们能够迅速在新的环境中占据优势地位,一旦它们在新环境中建立起稳定的种群,就会对当地的生态系统造成长期的破坏。
在中国的扩散情况
新几内亚扁虫在中国的首次记录是在2012年的香港,随后,从2018年起,这种扁虫在广东等地陆续被发现,并逐渐向内陆地区扩散,推测其扩散途径可能是通过苗木携带进入的。
在2021年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推动下进行的全国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中,无论是国家还是四川省下发的调查物种参考名单中,均未包含新几内亚扁虫,此前在四川省内的普查工作中也未观测到该物种,自贡市的这次发现可能是四川省首笔新几内亚扁虫的记录。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有短视频博主在攀枝花疑似发现该物种,但具体情况尚不清楚,这进一步表明,新几内亚扁虫在中国的扩散范围正在不断扩大,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应对措施
面对新几内亚扁虫的入侵,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1、加强监测和预警: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应加强对新几内亚扁虫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及时发现并报告其扩散情况,应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和信息系统,以便更好地掌握其分布和扩散趋势。
2、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媒体、网络等渠道加强对新几内亚扁虫的宣传和教育工作,提高公众对其危害性的认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外来入侵物种的防治工作,发现疑似物种时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
3、建立防控机制: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应建立相应的防控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方案,对于已经发现的新几内亚扁虫种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和消灭,防止其进一步扩散和繁殖。
4、加强国际合作:新几内亚扁虫是一种全球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