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上,饮食不仅是生存的基本需求,更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变迁的生动写照,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75年的风雨兼程,中国人的餐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最初的勉强温饱到如今的美食盛宴,从单一的饮食结构到丰富多样的选择,这一变迁史不仅记录了国家经济的发展,更见证了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提升。
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长期的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影响,物质供应十分紧张,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人们主要以土豆、玉米等杂粮为主,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米面粮油凭票供应,每家每户的粮油票都是按人数定量发放,只有逢年过节,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肉类、糕点糖果等来解馋,但分量都不多。
1959年至1969年,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这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萝卜、大白菜成为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甚至野菜、树叶都成了人们充饥的食物,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中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市场物资也逐步增多,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餐桌日益丰富起来,生活水平从温饱走向小康,人们开始由吃饱肚转为追求吃得香。
这一时期,各种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享受外面专业大厨的烹饪味道,1984年,深圳市率先取消粮票,标志着中国粮食供应制度的重大变革,1988年,“菜篮子”工程投入实施,农业生产的优化和商品经济的活跃,为餐桌更丰富的选择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菜肴的种类和档次有了大幅提升,鲍鱼、海参等高档食材开始出现在餐桌,全国各大菜系也互相渗透,南菜北做、北菜南调成为了一种趋势,西餐逐渐进入中国并被国人接受,“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饮食选择。
进入21世纪,人们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更要吃得多样,水果蔬菜的需求增加,百姓餐桌上的花样也多了起来,餐饮不再是单一的饮食功能,聚会、宴请等场景消费开始流行,要求菜品的种类丰富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和口味,已经消失的粗粮也受到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
这一时期,餐饮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吃与生活方式的结合越发紧密,人们更加注重吃的便捷性与特色化,外卖餐饮迅速崛起,坐等美食送上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餐饮消费选择,互联网的影响已经渗入到餐饮行业的各个环节,餐饮企业纷纷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营销和推广,细分型的餐饮品类占据了更大市场,以酸菜鱼、小龙虾等作为招牌的单品餐厅越来越多。
近年来,健康绿色观念深入人心,百姓家里餐桌上的鸡鸭鱼肉渐渐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鲜的蔬菜、海鲜和素食,食品卫生安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国家严格控制化肥、农药等使用量增长,全面推行“三品一标”认证管理,人们在追求美食的同时,更加注重饮食的安全和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作为消费主力军的银发群体更注重食品在健康保健和营养补充方面的功效性,老年人群的健康问题,尤其是营养食品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此,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举措,包括《“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等纲领性文件,从行业规范、创新业态、扩大服务供给等多方面,为我国老年营养食品产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与有力支持。
中国人的餐桌文化源远流长,经历了从分食制到合食制的重大变革,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内,吃饭采用的都是分食制,源头上恐怕要追溯到史前氏族文化了,由于那时生产力低下,食物匮乏,只能严格按份分配,所以这时候的“分食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到了先秦时期,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传统文化,为了体现长幼尊卑秩序,于是有了餐具数量的规定,如“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等,春秋战国时,人们席地而坐,吃的时候食物放在低矮食案或身边的地上,每人一份,各吃各的。
合食制在中国是最普遍且延续时间最久的,用高桌大椅合餐进食,在唐代已习以为常,从敦煌壁画中,已可见到众人围坐在一起合餐“会食”的场景,宋代以后开始在家庭内部实行合食,明朝以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合食制基本成为社会上主流的餐桌文化。
突如其来的疫情则强迫习惯于合餐的国人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