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这句古话深刻反映了饮食在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75年的时光里,中国人的餐桌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变化不仅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缩影,更是人民生活水平和饮食文化不断进步的见证。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餐桌(1949-1959)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长期的战争破坏和自然灾害使得物质供应十分紧张,在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结构相对单一,主要以土豆、玉米等杂粮为主,勉强解决温饱问题,米面粮油实行凭票供应,每家每户的粮油票都是按人数定量发放,只有逢年过节,人们才能凭票购买一些肉类、糕点糖果等来解馋,但分量都不多。
莫言在散文《忘不了吃》中提到:“我生于1955年,那是新中国的第一个黄金时代。”这个所谓的“黄金时代”并没有持续多久,很快,由于国际形势的严峻、社会尝试的曲折以及天灾的降临,中国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在为填饱肚子而挣扎,作家阿城在小说《棋王》中描述,主人公下乡到农场后,为迎接朋友,特地设了一席“蛇宴”,这所谓的“蛇宴”实际上只有两条刚从山上抓来的蛇,加上一小盘清水茄子和白米饭,连调味的醋精都没有,要用微毒的草酸替代,在当时,这样的饭菜已经算是奢侈。
二、三年自然灾害期间的餐桌(1959-1969)
1959年至1969年,中国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这使得原本就不富裕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萝卜、大白菜成为了老百姓餐桌上的主角,甚至野菜、树叶都成了人们充饥的食物,在那个艰苦的年代,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寻找一切可以吃的东西。
这一时期的饮食状况极其恶劣,许多人因为营养不良而患上浮肿等疾病,荒野成了食库,春天挖草根野菜,夏天捞浮萍、捕小鱼小虾,秋天炒蚂蚱蟋蟀,冬天吃青苔、剥树皮,如此杂食,依然不足以解决温饱问题,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健康。
三、经济逐步恢复时期的餐桌(1969-1979)
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和发展,人们的饮食状况有所改善,主食以玉米面、高粱面等粗粮为主,但吃饱问题基本得到了解决,逢年过节时,人们还可以吃到大米、白面、红烧肉等美食,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一些零食和营养品,如爆米花、棉花糖、麦乳精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丝甜蜜。
尽管生活有所改善,但整体而言,这一时期的饮食依然比较单调,人们的饮食需求仍然没有得到充分满足,随着国家经济的逐步恢复,人们开始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中国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粮食产量大幅提高,市场物资也逐步增多,粮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的餐桌日益丰富起来。
这一时期,人们的生活水平从温饱走向小康,开始由吃饱肚转为追求吃得香,各种餐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人们开始走出家门享受外面专业大厨的烹饪味道,随着农业生产的优化和商品经济的活跃,餐桌上的选择也越来越多。
1984年,深圳市率先取消粮票,标志着中国粮食供应制度的重大变革,1988年,“菜篮子”工程投入实施,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在这一时期,人们的饮食不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而是开始追求口感和营养。
五、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时期的餐桌(1989-1999)
进入90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菜肴的种类和档次有了大幅提升,鲍鱼、海参等高档食材开始出现在餐桌,全国各大菜系也互相渗透,南菜北做、北菜南调成为了一种趋势,西餐逐渐进入中国并被国人接受,“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迅速发展,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饮食选择。
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注重饮食的营养和健康,不再仅仅满足于吃饱吃好,而是开始追求饮食的多样化和营养均衡,随着餐饮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特色餐馆和美食街也应运而生,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口味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对于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吃好,更要吃得多样,水果蔬菜的需求增加,百姓餐桌上的花样也多了起来,餐饮不再是单一的饮食功能,聚会、宴请等场景消费开始流行,要求菜品的种类丰富多样,满足不同人群的喜好和口味。
已经消失的粗粮也受到青睐,再次回到餐桌,重新成为中国人饭桌上的新宠,这一时期,人们开始探寻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