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围城:浙江嘉兴发电厂的海上“入侵”事件
在浙江嘉兴平湖市的钱塘江北岸,浙能嘉兴发电厂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燃煤发电厂,一直以来都是能源供应的重要支柱,近期该电厂却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大量海蜇的入侵,给电厂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巨大挑战,这场突如其来的“海蜇围城”,不仅考验着电厂的应急处理能力,也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海洋生态变化及环境保护的深刻思考。
海蜇入侵:突如其来的生态灾难
9月中旬,随着台风“贝碧嘉”的远去,浙能嘉兴发电厂却并未迎来宁静,相反,一场由大量海蜇引发的生态灾难悄然降临,电厂的循泵房,这个负责抽取海水为发电机组提供冷却的关键设施,成为了海蜇入侵的重灾区,据电厂维护部副主任习超介绍,自9月18日凌晨起,电厂的旋转滤网开始频繁跳闸,起初以为是常规故障,但随后发现问题的根源在于海蜇的大量涌入。
“当天凌晨四五点,值班人员打电话告诉我,两台旋转滤网跳闸了,紧急抢修后,到六点多,第三台也跳了。”习超回忆道,随着海蜇数量的不断增加,电厂的14台循泵机组频繁出现因过载而跳闸的情况,维修工人不得不彻夜蹲守,三班倒地清理海蜇,从9月18日到9月25日,电厂已累计清理出约5250袋、重达21万斤的海蜇,场面之壮观,令人咋舌。
应对挑战:电厂员工的“泵房保卫战”
面对海蜇的疯狂入侵,浙能嘉兴发电厂的员工们迅速行动起来,上演了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泵房保卫战”,电厂的循泵房建在海边,其自清洁系统在面对如此规模的海蜇潮时显得力不从心,为了防止冷却水堵塞,保证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员工们不得不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在旋转滤网前抓海蜇。
“我们一直在抢修,平均每天走2万步,我三天一个通宵,基本上没停过。”电厂维护部专工孙春伟表示,打包好的海蜇袋迅速堆积,最严重时一上午就能铺满机房的地面,不得不调用铲车进行运输,海蜇的存放和处理又成了新的难题,由于数量巨大,且存放时间短易腐臭,电厂只能将其作为厨余垃圾处理,但即便如此,当地的环卫所也难以完全接纳。
探究原因:环境变化与海蜇爆发
这场海蜇入侵事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浙江海洋大学的专家徐开达和田阔给出了他们的分析,他们认为,海蜇的大规模繁殖与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今年海洋温度的升高为海蜇的生长发育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气候变化、海洋酸化、海水富养化等因素也进一步推动了海蜇的爆发,前期的台风活动加剧了海水的搅动,使得浮游生物量增加,为海蜇提供了丰富的饵料。
值得注意的是,杭州湾地区多年的增殖放流活动也可能对今年的海蜇数量激增产生了影响,一些放流的海蜇在海里长大后,不仅被渔民捕捞,还留下了亲体繁殖下一代,形成了长期的累积效应。
潜在影响与应对措施
海蜇的入侵不仅给浙能嘉兴发电厂带来了直接的运营压力,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长远的影响,徐开达教授表示,需要长期监测海蜇数量的变化及其对生态链的影响,以评估是否出现了其他鱼种减少、生态链不平衡等问题。
对于发电企业而言,提前委托相关专业部门进行监测预警,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增加船只数量临时封堵取水口,或采用拉网等方式将海蜇挡在取水口外,电厂也应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合作,共同应对这一生态挑战。
社会反响与未来展望
此次海蜇入侵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为电厂员工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点赞;也引发了对海洋生态保护和环境保护的深刻反思,有专家指出,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海洋环境的不断恶化,类似的海蜇入侵事件可能会更加频繁地发生,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减少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已成为当务之急。
对于浙能嘉兴发电厂而言,这场“海蜇围城”虽然是一次突如其来的挑战,但也为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电厂将更加注重与环保部门的合作与交流,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机制建设,确保在类似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应对,电厂也将继续致力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