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尔斯·利伯:从迫害中走出,迈向中国的科研新征途
在科学与政治的交织中,总有一些故事让人动容,也引人深思,查尔斯·利伯(Charles Lieber),这位现年65岁的美国顶尖化学家和纳米科学家,便是这样一位在逆境中坚持科研梦想,并计划将他的智慧和才华带到中国,开启新科研篇章的杰出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科研梦想的执着追求,更是对科研自由和国际合作精神的坚定捍卫。
学术辉煌与政治漩涡
查尔斯·利伯的学术生涯堪称辉煌,作为哈佛大学化学与化学生物系的前主任,他不仅是纳米科学领域的领导者,更是将纳米技术应用于生物和医学领域的先驱,他的研究成果广泛涉及合成新纳米级材料、纳米材料在计算、光子学、生物电子学和神经电子学中的应用,为科学界贡献了大量创新性的工作,据统计,利伯在同行评议的期刊上发表了400多篇研究论文,是50多项美国专利的主要发明人,并因其在化学和纳米科学方面的工作获得了许多奖项,根据汤森路透的排名,从2000年到2010年,他因其科学出版物的累积影响和被引用次数被评为“世界领先化学家”。
这样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却因与中国高校的合作而遭遇了职业生涯的滑铁卢,2018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宣布启动“中国行动计划”,这一计划要求各地区司法部门每年至少提出一至两起针对中国的诉讼,旨在防止中国“从美国窃取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利伯因与武汉理工大学哈佛大学纳米联合实验室的合作被FBI逮捕,理由是他提供了虚假的资金关系信息,尽管他始终否认有不当行为,但最终还是被美国司法部定罪,并经历了长时间的软禁和罚款。
学术界的声援与争议
利伯的遭遇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和声援,2021年3月,包括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40位科学家联名发表公开信,表达对利伯的支持,质疑美国司法部的打压行为,并批评哈佛大学未能为他提供足够的帮助,这些科学家认为,利伯的定罪是对学术自由的严重侵犯,是对科学家与国际同行正常交流的无理打压,尽管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美国司法部门仍坚持对利伯的定罪判决,这一行为不仅引发了美国国内有识之士的广泛质疑,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
《环球时报》曾指出,在所有“中国行动计划”案件中,利伯案是“最恶劣的一例”,有关裁决是“政治对学术最无耻的迫害”,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也指出,利伯案的判决并非与经济间谍有关,而是因虚假陈述和税务问题,发言人强调,美国司法部门以打击经济间谍为名迫害科学家、破坏中美正常科技交流的行径已引起广泛质疑。
新征程:来华工作的决心
在经历了漫长的司法斗争和职业生涯的低谷后,利伯终于迎来了新的转机,去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后,他将目光投向了远方——中国大陆和香港,据《南华早报》等媒体报道,利伯已申请前往香港工作,并有意赴中国大陆开展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技术转让工作,以“造福世界所有人”。
利伯在回应媒体时表示,他非常希望能在新的环境中开展世界领先的研究和技术转让工作,造福世界所有人,他在寻找工作机会时,主要关注的是能够让他以最佳状态进行科学研究、使所有人受益并帮助其他研究人员的机构,他表示,生活方式等因素在他的决策中并不那么重要,他希望通过成立一个研究小组或中心,继续他在纳米科学领域的探索和创新工作,并培养和支持年轻科学家和教师成为未来科技领域的领导者。
中美科技合作的新篇章
利伯的来华工作计划不仅是对他个人职业生涯的重新启航,更是中美两国科技合作新篇章的开启,在全球化的今天,科技合作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中美两国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科技大国之一,在多个领域都拥有广泛的合作基础和共同利益,尽管近年来两国关系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但科技合作仍然是两国关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伯的丰富经验和卓越成就将为中国的科研机构带来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中国纳米科学的发展,他的到来也将为中美两国科学家提供更多合作的机会和平台,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和问题,这种合作和交流对于推动全球科技进步和应对全球性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理性看待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
关于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的讨论,我们应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在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科技竞争日益激烈,但科技交流和合作是推动人类科技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许多优秀的外籍科学家来华工作,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科研理念和技术,也促进了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国际合作的深化。
我们也需要加强监管和防范,确保国家的安全和